首页 > 创意写作秀 > 正文

喜报!这些小朋友成功登报!

喜报时间到

让我们一起看看

本周是哪些小朋友登报啦

小作家

采莲藕

一天午后,我跟着爷爷来到村里的藕田学采藕。这对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瞧着啊!”爷爷先给我做示范。只见他卷起裤腿,下到藕田旁的浅水里,眼睛像雷达一样扫视着藕田的各个角落。不一会儿,他就发现了一丛嫩绿的藕梗。爷爷弯下腰,双手轻轻一掰,藕就露出了半截身子,还带着泥土的芬芳。紧接着,爷爷用藕铲顺着藕的周围轻轻挖,没一会儿工夫,就挖出一根完整的藕。

看爷爷挖藕如此轻松,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我小心翼翼地踏入那泥泞又略带滑腻的藕田,感觉每一步都像是在跳着独特的舞蹈,生怕不小心摔倒。可刚靠近藕梗,我就手忙脚乱起来,踉踉跄跄中,我好不容易抓住一根藕梗,另一只手握紧藕铲,用力一铲,“啪”泥水溅了我一脸,藕被铲成了两截。我懊恼地噘起嘴,爷爷哈哈大笑:“娃呀,手要轻,铲子要顺着藕的走向慢慢挖,这样就不容易弄断了。”

在爷爷的指导下,我重新调整姿势,先用手指探路,摸清藕的生长方向,再用藕铲轻轻拨开淤泥。突然,我的指尖触到了一个光滑的弧面,是藕节!我的心怦怦跳,屏住呼吸,像拆礼物一样小心翼翼地挖开周围的淤泥。终于,一根完整的藕破泥而出。我高高举起它,就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贝,兴奋地大喊:“爷爷,我挖到啦!”

海南省海口市美苑小学

六(4)中队 潘婕

指导老师 黄恒宝

点评:小作者以细腻的描写,让我们有了一次独特的挖藕体验。从学到试,可谓充满“难”又洋溢着“喜”。恰当的动词运用,呼之欲出的心理活动,更加增强了画面感。

海南省语文特级教师 梁胜娟

小作家

我的“书虫”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书虫”。家里有个大书柜,占满了一面墙。妈妈经常买书,书柜里放不下了,就堆在午睡的小床上。

有一次,我陪妈妈看书,看着看着就倒在小床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翻了一下身,突然腿被硌了一下,一摸,是书。我又翻了一下,又被硌了,再一摸,还是书。我怕再被硌到,赶紧跑到自己的房间去睡了。

妈妈不仅自己爱看书,还总和我一起读书。我们一起读过很多书,《三只小猪》《北京中轴线》……我都喜欢。

妈妈还喜欢写书,她常常坐在电脑前,一写就是一整天。我很佩服妈妈这么能写。妈妈写了不少书,其中还有写给小朋友看的书,我读了,觉得写得很不错。

未来,我也要像妈妈那样多读书,还要多多动笔写作,争取自己也能写书!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三(2)中队 侯同泰

指导老师 关军

小作家

藏在棉袄里的阳光

老师总说,善意是藏在小事里的光。直到我看到那个湖南怀化山区小男孩的照片,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照片里的他抱着卷边的课本,袖口磨出毛边的棉袄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可他的眼睛却像星星一样亮。看到他的样子,我的鼻子酸酸的,眼睛也有点发热——他没有爸爸妈妈,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第二张照片里,天刚亮,他正踮着脚劈柴,冻得通红的手握着一把大柴刀。这张照片让我脸发烫:我早上赖在床上睡懒觉时,爸爸还在帮我整理书包……

“爸爸,把我的压岁钱给他好不好?”我趴在书桌边,看着爸爸正用丝带把要寄给他的衣服捆得整整齐齐。趁爸爸不注意,我悄悄往其中一件棉袄的口袋里塞了张纸条,上面画着两个小孩牵着手——那是我想象中,我和他一起走在洒满阳光的小路上的样子。

第二年春天,校长伯伯寄来一封信。信里说,小男孩用我寄的钱买了新书包,背在身上总舍不得摘;我送的那件棉袄,成了他最喜欢的衣服,期末考试那天,他特意穿着它进了考场……

昨晚,我又打开衣柜,打算再给他寄去些衣服。选衣服时,我想起校长信里的话:“他说你送给他的衣服是世界上最暖和的衣服,因为有阳光的味道。”其实他不知道,每次把衣服叠好放进箱子前,我都会抱着它跑到楼下晒一晒,让阳光把暖意慢慢裹进布料里……

衣柜空了小半,我的心里却装着沉甸甸的快乐。原来善意真的会发光啊!它藏在我省下的压岁钱里,躲在晒得蓬松的棉袄中,最后变成他试卷上工整的满分,变成我们共同拥有的、永远温暖心间的阳光。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安慧里高部校区

四(2)中队 朱绍铭

小作家

童年

童年像一座飞快的过山车,

冲向山坡,

又滑向谷底,

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童年像一个快乐的小木马,

从左摇到右,

从右晃到左,

快乐在身体里无限蔓延。

童年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飞过花丛,

掠过草地,

飞过的地方一片生机勃勃。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未来学校

四(1)中队 邹远亮

指导老师 周韦

小画家

绿水青山绕我家

天津市河北区新开小学

三(1)中队 高雨橦

小画家

桃子聚会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崇德小学

603中队 杜宜灿

小画家

露营真开心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中心小学

四(7)中队 黄萌

指导老师 杨金花

本周的精彩展示

到此结束

没登报的小粉丝们

别心急

我们下周再见~

编辑:郭超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