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图片 > 正文

镜观·回响丨让工业遗存焕发新活力

灿烂历史融入当代

文化遗产孕育新机

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

既承载着厚重的时光记忆

也蕴含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红砖青瓦忆旧日

炉火铁水铸百年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存着大量工业遗存

默默见证着东北大地

跨越世纪的波澜壮阔

位于辽宁鞍山的鞍钢博物馆(2025年5月7日摄)。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是在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原址上改建而来(2025年5月7日摄)。2007年沈阳铸造厂搬迁后,铁西区政府对原址进行整体保护及合理利用,2009年将翻砂车间改造成“沈阳铸造博物馆”,2011年在其基础上改扩建为中国工业博物馆,并于201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现有通史、铸造、机床、汽车、铁西5个常设展馆,浓缩了沈阳百年工业历程,记录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文化。

牢记嘱托,辽宁坚持

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业遗存

“蝶变”为新的文化地标

焕发出亮眼的时代光彩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重型文化广场的1905文化创意园(2025年8月20日摄)。1905文化创意园是在沈重集团(原沈阳重型机械厂)的二金工车间原址上改造而来,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一个集小剧场、音乐现场、艺术空间、文创街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园区。园区于2012年启动改造,2014年向公众开放,保留了工业遗址的原貌和风格,逐渐成为展现沈阳百年工业历史的文化地标。

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红梅文创园,是由原沈阳红梅味精厂旧厂房改造而来(2021年7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2018年,铁西区政府遵循“尊重历史、唤醒遗存、修旧如旧、统一风貌”的设计理念,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老厂区的13栋废旧厂房保护性修缮,让老工业街区焕发澎湃活力。经过几年发展,红梅文创园已成为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行业标杆之一。

2024年5月22日,游客在大连市冰山慧谷熊洞街观看仿生机械巨熊表演。大连冰山慧谷由原大连冷冻机厂老厂区改造而成,保留了部分工业遗迹,并融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元素,形成了“工业遗产+智慧园区”的特色模式。

2025年4月4日,游客在辽宁朝阳市1958科学乐园体验时空隧道。1958科学乐园由朝阳水泵厂老厂房改造而成,以建设“工业文明记忆 智慧城市客厅”为目标打造,赋予老厂区新内容、新内涵。

先保护,后开发

近年来,一处处工业地标

化身文旅打卡点

时值国庆长假,游人如织

老工业记忆被唤醒的同时

映射着蓬勃的经济活力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国工业博物馆留影。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拍照。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沈阳红梅文创园游览。

2025年10月1日,游客在沈阳红梅文创园的市集上选购商品。

2025年10月1日,小朋友在沈阳红梅文创园游玩。

记者:李钢 潘昱龙 杨青 吴青昊

编辑:毕晓洋 张浩波 张曼怡

新华社摄影部、辽宁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编辑:高富灿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