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图片 > 正文

感谢,再见,进博会的3865名“小叶子”!

“再见!”“明年见!”……11月10日,为期6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落下帷幕。由共青团上海市委招募的3865名志愿者,参与进博、服务进博、共享进博,被亲切唤作“小叶子”。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座形似巨大“四叶草”的场馆里,他们用热情与专业点亮了一个又一个角落。其中,81名跨越山海而来的港澳台青年,更成为这片青春风景中耀眼的光芒。

18岁的成人礼,在进博绽放

“能在进博会度过18岁生日,是最好的成人礼!”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李旻彦,是服务团里年龄最小的“小叶子”。这位护理学专业的男生,去年因参加“百万青年看祖国”活动与上海结缘。高铁动卧的便捷和相近的文化让他心生向往,他决定再次来上海。在人文交流展示区,他不仅是耐心细致的引导员,更主动化身同伴们的“小队医”,用专业知识默默守护着大家。

二年级小叶子,架起沪澳连心桥

“去年在进博会当志愿者的初体验,让我收获很多。”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汤可蓓,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是坚定的“二年级小叶子”,曾多次组织沪澳青年交流活动。这一次,岗位在西广场咨询处的她,更是将热情倾注于每一次引导。

对她而言,进博会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是情感交流的港湾。她珍爱交换来的各式徽章,其中那枚国展中心金色徽章尤为特别。“这枚徽章很稀有。”她回忆道,“当时和我交换徽章的那位工作人员姐姐笑着说:‘港澳台的小叶子,就是要宠着!’这句话让我感到特别温暖。”一枚小小的徽章,一句暖心的话语,成了珍贵情谊最生动的诠释。

毕业前的进博之旅,充满热情和温暖 

“能在毕业前来到进博会,太幸运了!”来自台湾地区的张馨云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在综合接待岗上,她曾接待吉林交易团等团组,提前规划路线、精准对接展馆,将繁杂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起初,她难免紧张,但团队负责人一句句“放轻松,别着急”,一次次化解了她的压力。

“这几天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特别友善。”张馨云感慨道,进博会不仅让她看到了祖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分量,更让她在毕业前夕,坚定了留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决心。她说,她喜欢上海。

当离园的歌声响起,“小叶子”们的进博征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但对所有港澳台志愿者而言,这并非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大家交换徽章,分享故事,相约再见。从黄浦江畔到香江之滨,从濠江两岸到台湾海峡,这些“小叶子”以进博为桥,将一颗颗滚烫的中国心,带回了家。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 李杨 谢青

编辑:耿玥

马上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