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青少年志愿者李可依做爱心宣讲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肩负着传递爱与希望的使命。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入这场爱的接力……让爱与阳光洒满唐山的每个家庭……”听,这是来自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青少年志愿者李可依的爱心宣讲。
唐山市丰润区芳芳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孩子们带来手鼓表演
丰润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表演原创舞蹈
8月24日,“情满唐山 沐风而行”助残接力行动暨中国萧军研究会孤独症儿童陪伴计划成果展活动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活动中,《来自星星的孩子--孤独症儿童陪伴计划》宣布启动。来自北京的中国萧军研究会青少年志愿者们来到现场,和丰润区残疾青少年手拉手、交朋友。两地小伙伴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诗歌朗诵、情景舞蹈、手鼓演奏……表达着对爱的领悟和成长中的酸甜。
演出结束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和小伙伴们现场互动,送了两份特殊的礼物给大家。第一份礼物是“五颗心”:开心、信心、关心、责任心和赏心;第二份礼物是《中国少年报》和《知心姐姐》杂志等书报刊。
卢勤老师还提问:“你们当志愿者服务是为了什么?”
小志愿者博云上台回答道:“帮助别人可以很开心。老师说过,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小志愿者的话赢得了大家的共鸣和现场阵阵掌声。
之后,小志愿者们分组走进了不同的教室,和唐山的小伙伴们一同制作贺卡、扭扭棒花卉等手工。虽然有的小伙伴不能说话,有的耳朵听不见,但沉默的教室里充满无声的交流。
往贺卡上粘纸条的时候,因为纸条太细,博云怎么也粘不上。这时,对面的哥哥立马察觉了她的为难,及时伸出援手帮她粘好了纸条。“我很感谢这个哥哥对我的帮助。他的手真巧啊!”博云说。为了表示感谢,小志愿者们向特教老师学习了手语,一起伸出大拇指弯了弯,对唐山小伙伴说“谢谢”。
活动结束时,从江苏徐州特意前来的小志愿者丁嘉翌和丰润区特教学校的饶润棋立即结为了“手拉手”小伙伴。两位小伙伴互换联系方式,热情拥抱。其他小伙伴也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感触很深。
来自北京市月坛中学的吴纤雨说:“离开活动中心时,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做好事’的经历,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修行。那些孩子们以最质朴的存在方式,向我展示了生命的韧性与精彩。在他们面前,我平日里的那些烦恼和抱怨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我也重新思考‘给予’与‘接受’的关系。志愿服务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奔赴与治愈。我在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生命最原初的勇气,也在这种勇气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和世界。”
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炭儿胡同小学的张若水说:“现场有一个特殊小朋友对我说‘谢谢’。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最珍贵的回报。这次活动让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尊重差异,也让我明白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助残活动,为残疾朋友送去更多的温暖和帮助。”
中国少年报·未来网记者 沈心仪
编辑: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