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可能,也带来新的挑战。
当AI换脸技术被用于冒充熟人进行诈骗,当AI“陪聊”软件不经意间收集隐私信息,当算法推送将我们困在“信息茧房”……我们,尤其是青少年,该如何应对挑战,转危为机?
在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来自20多个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专家们对此达成共识:与其“筑墙”,不如“赋能”。 青少年需要的不是温室的庇护,而是在AI世界辨别方向、规避风险、健康成长的能力。
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AI时代青少年自护宝典》套书,正是基于这一共识的实践成果:包含面向青少年的《网络迷城闯关指南》和面向成人协作者的《家校手册》。


《网络迷城闯关指南》并非传统的安全教育书,更像是为青少年精心设计的“核心装备”,赋予其法律思维下的自我保护力,和善用AI的网络素养。
它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对话”:通过密室闯关、解锁谜题的沉浸式场景,将抽象的法律条款和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一道道待解的谜题。在这里,青少年不是被保护者,而是解决危机的“主动破局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风险何在以及如何规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它扎根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书中的30道谜题源于真实发生的案例,涉及网络暴力、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沉迷、隔空猥亵、信息安全等五大青少年高发、易发的风险领域,覆盖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大多数风险场景。





它提供可迁移的思维框架:每个谜题后附有“法律密钥”解析知识点、“新知补给”拓展视野,并有“副本挑战”引导举一反三,借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思维和AI素养,让他们在面对新风险时也能触类旁通,成为自身安全的“责任人”、AI应用的“思辨者”、网络空间的“小卫士”。



它源自权威专家的实践智慧:作者佟丽华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儿童保护立法领域权威专家。他不仅深度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两次重大修订的专家建议稿起草工作,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少年司法研究基地专家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中宣部、全国普法办全国“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工作跨越立法、司法、普法等多个领域。这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案例设计和法律解析都既专业权威,又贴近青少年的认知实际。
青少年网络保护不仅是小朋友自己的功课,更是大朋友的责任。作为《 网络迷城闯关指南》的配套读本,《家校手册》为家长、老师提 供了“风险识别+维权指南+行动方案+教学指引”的全场景解决方案,可有效帮助成人理解孩子面临的数字困境,实现高质量陪伴与引导。


此外,中少总社及其旗下中国少年报、未来网、中国少年儿童杂志已同步发起“未来守护者”行动,持续征集青少年对AI的思考与疑问,并联动社会力量回应。
最好的保护,是赋予青少年面对未来的能力。正如《AI时代青少年自护宝典》正在做的——赋能青少年,支撑教育者,联动全社会。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让我们备好“核心装备”,共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智慧、更值得期待的数字化未来。
从保护到赋能,《AI时代青少年自护宝典》套书正式出版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少年报”
编辑:高富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