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 名家集 > 正文

月光下的追问——两本书带你解锁月球

2025-07-18 21:09:16 来源: 中少图书


夜幕低垂时,那轮悬挂天际的明月总能勾起人类最悠远的想象。古人说它是嫦娥的广寒宫,是吴刚伐桂的秘境;而今天,我们举着望远镜追问:它从哪里来?未来,我们能在上面生活吗?当科学的星光照亮想象的夜空,两本书正为我们铺开通往月球的奇妙路径——一本带你追溯月球的“前世今生”,一本邀你畅想在月球的“未来日常”。 

《百角文库·探秘宇宙——月亮从哪里来》

——用科学解码月球的起源之谜

你是否曾指着月亮问:“它是地球甩出去的一块石头吗?还是被地球‘抓’来的小行星?”

这本充满探索精神的科普读物,正带着我们钻进天文学家的脑洞,解锁关于月球起源的四大经典学说。 

分裂说

分裂说像一场宇宙级的魔术表演:早期地球是一颗旋转极快的"熔融火球",赤道处的物质被离心力甩向太空,最终凝结成月球。

俘获说

而俘获说则更像一场星际偶遇:一颗小行星路过地球时被引力挽留,从此成了地球的忠实追随者,这也解释了为何月球的密度与小行星的如此接近。

同源说

 同源说则强调地球与月球是同母同胞:太阳系形成之初,它们诞生于同一片尘埃与气体云,只是地球先长大,吸走了更多金属物质,密度较大,而月球由残余的非金属物质凝聚而成,是轻盈的。

大碰撞说

最具冲击力的当数大碰撞说:一颗未知天体与地球斜向相撞,飞溅的碎片在地球周围抱团,最终聚成了月球。 

除了月球的身世,这本书里还藏着更多宇宙谜题:英国巨石阵的排列是否暗合星辰轨迹?月球表面那些凸起是火山遗迹还是陨石撞击的痕迹?曾经的九大行星之一冥王星,为何会被降级?火星上是否有过生命?如果有,它们和地球生命是“远亲”还是“陌生人”?

从月球到火星,从巨石阵到彗星,这本书像一位耐心的向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它告诉我们:宇宙的每一个问号,都是人类探索的起点。

“江小满登月手记”系列

——在科幻故事里触摸月球的未来

如果说《百角文库》是月球的"历史书",那"江小满登月手记"就是月球的"未来日记"。这套少儿科幻小说,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想象中2024年的月球世界——这里已有人类居住,月球基地里藏着中国特有的智慧与温度。

江小满的故事

主角江小满是月球上的第一批"小居民",他和好朋友宫喜、涂淼淼的日常,是带着科技感的冒险:用智能设备应对月球表面的奇异现象,在月球基地里破解突发的太空难题,甚至和伙伴们上演一场紧张又搞笑的"太空对垒"。

故事里没有枯燥的公式,却藏着扎实的科学细节——比如月球的低重力如何影响行走,基地的生命维持系统如何运转,这些都让幻想有了"落地"的支点。

更动人的是字里行间的"中国印记":月球基地的建筑融入传统榫卯结构,通信系统以"北斗"为原型,连孩子们讨论的"月球环保计划",都带着对地球家园的温情回望。

作者段立欣

这位曾参与《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经典动画编剧的儿童文学作家,用孩子的视角将科学与童趣编织在一起:当江小满和伙伴们为保护月球环境而行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星际冒险,更是对"宇宙公民"责任的思考。

这个夏天,不妨翻开这两本书:在科普里触摸月球的"硬核"知识,在故事里放飞对星空的柔软想象。毕竟,对月亮的每一次追问,都是人类向宇宙递出的一封情书。

初审:王天晗

复审:李雪菲

终审:刘   荍

作者: 编辑: 侯智

新书打榜

中央新闻网站  专注青少年领域

版权所有:未来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7024435号-6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